连续3个假期,总有一帮青年学生来到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走村串户义务为农民修理家用电器。一边修,一边和农民唠家常,向他们了解农村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状况。
这些青年学生是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系97级邓小平理论学习组的成员。他们根据社会实践中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课题报告《从家电更迭透视农村经济变化》,日前在该省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从理论到实践,再形成理论成果,像做科研课题一样,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引入课题制是黑龙江大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一个创举。目前,该校已有上百篇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被集结成册,并多次在全国高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经验交流会上参加研讨。其中哲学系课题组的《呼兰火柴厂企业模式思考》、法学院课题组的《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农民法律意识与中国法律进程》、经济学院课题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分析》等4项理论成果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夺得奖项。理论学习正在黑龙江大学学生中掀起新高潮。
黑龙江大学在开辟理论学习第二课堂时,注意引导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院系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心组,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确立理论学习的课题。如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经济学院学习中心组确立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分析”、“区域经济研究”的课题;哲学系“哲学社”确立了“黑河岛模式分析”的课题;法学院、数学和计算机系、中文系等分别确立了“公民意识与法律监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透视”等与本专业有关的课题。去年全校选题立项23个,有近千名学生参加课题的学习和研究。理论课题确立后,以课题组为单位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进行。
校研究会会长杨辉深有感触地说:“将课题制引入邓小平理论学习,增强了我们对邓小平理论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一位同学在心得体会中写道:“邓小平理论不是条条框框,它应是我们思想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头脑中活学活用的东西,指导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不久前,黑大团委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9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学习邓小平理论对于指导学习、生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都非常重要。另据统计,这所大学目前有学生党员774人,占学生总数的13%,重点积极分子2477人,占学生总数的41.4%,有3135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在校生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