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大学新闻网!

母校情,赤子意 饮其流者怀其源 —— 访我校英语系77级校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2018-10-24 15:13 董捷  校报编辑部 审核人:   (点击: )

忆母校情深眷眷

 

 

缘起黑大命运于此发生转折

1952 年,阎老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生,父亲是一名会计,后来成为天津第一机床厂总会计师,母亲则是河北大学的俄语老师。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深深感到知识所具有的决定性力量,踏踏实实做学问就此成为了一生的追求。

受时代影响,他初一未读完,16 岁就上山下乡了。来到黑龙江后,他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待了七年,后来在泰来农场待了两年。“当时的那个环境和劳改农场没有什么区别。”他清晰记得,有一次大雪封路,食品运不进来,知青们两个多星期甚至没有盐吃。有时冬天没有取暖燃料,穿着大衣、戴着帽子睡觉,一睁眼还能透过破屋顶看到天上的星星。

不仅如此,每天的劳动强度也非常大,现在回想起来,阎老师戏称当时的生活为“非人”:“那时最繁重的工作是在水田里拉小车播种,我们被禁止穿靴子,只能光着脚踩着薄冰去拉,一踩下去腿上被割得全是血道子,而且播种车很沉、很难拉动。”当时的艰苦程度难以为现在的人所想象,但对于他来说,正是这种非人生活塑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极高的耐受力。

1977 年 10 月,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从国家发布恢复高考的通知到正式考试仅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自学两个月的水平哪敢报考国家级大学,而黑大又是黑龙江省内最好的大学,所以我就报了黑大,最终被黑大英文系录取。”阎老师回忆说。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学外语会被认为是“特嫌”(有特务嫌疑),他就只能躲在草垛里偷偷学,看上去就更有“特嫌”了。就这样,怀有着对知识的渴求,有机会他便躲在草垛里读书、背单词,就像是点点星光照亮了那时贫瘠而艰难的现实生活。

这段高考经历促成了他与黑大的结缘。提到黑大,他深情地说道:“可以说,黑大改变了我的人生,把我从一个普通劳动者改变成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对我来讲,是黑大给了我新生,给了我前途,给了我灵魂。”

砥砺黑大 青春在此风华正茂

直到现在,阎老师对当时的黑大生活仍然记忆如新。“我们上学的时候,黑大只有一栋主楼,学生不过几百人,住在现在 A 区的那片老宿舍里。现在黑大比那时大了好几倍,这么多高楼,这么多师生,学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他满怀喜悦地对比着母校的今昔,感慨万千。

当时的学习条件也是现在的学生难以想象的。学习外语的全班同学练习听力都得靠班里仅有的一台录音机,而他自己又是班长,自觉优先考虑其他同学,所以总是挑没人用的时候才抓紧时间边听边练。他当时口语不太好,发音不准,不敢大声朗读,都是找没人的地方小声读。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主楼楼梯的平台外,在那里他面对着墙独自发声练习,不受干扰。

没有什么能阻挡那个时代的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学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海绵一般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就像好长时间没吃到肉的人突然吃到肉一样,我们是十年没有书读,突然有书读了,就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用来读书。”

和现在的大学生不同,他们的业余生活不多,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阎老师回忆在黑大四年只看过一次电影,是日本影片《追捕》。年级里有一位最用功的女同学,大家开玩笑地称她为“钢丝”,来比喻她风雨不误、刻苦钻研的劲头儿。

那时的同学们不仅吃苦耐劳,心地也是特别朴实的。班级卫生委员唐功志每次做卫生都分配给自己最脏最累的活,每次打扫结束,他都会检查一遍,发现谁做得不认真,他从来都不会说什么,而是自己重做一遍。“他的为人品质对我影响特别大,他家境贫寒,与我的家庭背景截然不同,但我从他身上认识到一点,人品质的好与坏与家庭条件没什么必然联系。”

在黑大求学期间,他还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与同学李佩芝相识相恋了。当时李老师是“快班”的学生、他在“慢班”,共同学使两颗心渐渐靠近,这对伉俪从毕业、留学、回国工作到现在,始终携手相伴。

继续深造 飘摇游子不忘初心之志

在黑大求学的短短四年是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四年,他并不认为自己在黑大的学习的四年是辛苦的、付出的,反而是享受的、喜悦的。在采访中,阎老师表示在这期间得以拓宽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也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国家机关,一心想做研究,自愿报名去往当时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现在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工作,后又于国际关系学院继续深造,取得硕士学位。1992 年,他拿到美国伯克利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2000 年他来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开始学术研究。

到清华之后,他开始在中国国际关系领域推广科学实证研究方法,主张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这一主张刚刚提出就遭到了学界的诸多反对,认为这是“美国方法”,会对美国有利而对中国不利。对此,他坚持认为科学方法只是个工具,不具有阶级性,就像原子弹,谁掌握了原子弹就为谁服务。在他的坚持下,如今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已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2011 年,西方国际关系领域顶尖出版社之一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阎老师带领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所撰写的《古代中国思想与现代中国权力》,这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代表着国际关系领域“清华路径”的兴起。

2015 年,阎老师出版专著《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全面阐述了“道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甫一出版,便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已成为中国本土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重要代表。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重要贡献,阎老师与北大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等国际关系学者一起,被视为业内的“现象级人物”。

科研并不是他工作中的唯一,教书也是他最喜欢的并一以贯之的事情。他的课堂观点尖锐、脉络明晰,深受清华学生们的欢迎,听他的课被学生评为“清华十大必做事”之一。“本科教育实际就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黑大在这一点上对我帮助特别大。”阎老师如是说,“本科四年直接影响了我的世界观,我从那时就想教书,希望能像我的老师一样在教室里上课。”

关注黑大学子是黑大骄傲与未来

一直以来,阎老师时刻关注着黑大的每一次发展进步,并且经常回到母校,做一些讲座之类的活动。他表示,如今的黑大,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今后还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逢值黑大 70 周年校庆之际,他曾专门为黑大学生做了一场关于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的专题报告会。在他看来,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了解国际关系对于青年学子来说非常重要。关注国际关系发展态势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视野,

还有利于其人生事业和前途发展。大学生普遍激情大于理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重要是要加以理性的引导和疏导。

“大学生活对我的品格、家庭、人生道路所起到的影响,恐怕在我有生之年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与之匹敌。母校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他一直认为,大学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学到什么技能,本科的四年是培养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时期。

他寄语黑大学子,有三种必不可少的素质是需要自觉去培养的。一是正直的人格。做一个正直人很难,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金钱、权力、名声都可能诱使人放弃做人的正直原则。二是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任何时候都不要屈从于任何权威性的观点、人物或组织机构。三是能承受失败的毅力和韧性。人生不顺十之八九,因此要视自己的失败为常态,并将其转化为继续努力的动力。对于人生来讲,这三者都非常重要,希望青年学子可以主动地培养这三种能力。

他还曾在黑大的毕业典礼上说过:“不论我身在何处,一旦碰到校友都会觉得特别亲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之感。我希望我们每个黑大学生心里都装着一个精神家园——黑龙江大学,我希望我们以后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相互提醒,提醒我们大家曾经有过一个共同接受教育的地方——黑龙江大学。”

他怀念那段青春的时光,在黑大学习、生活的四年,虽简单,但又是那般充实、纯粹、充满热情。在采访将近尾声的时候,阎老师再次感慨,黑大对他的影响是转折性、历史性的。他感恩那段激情的岁月,感谢这所厚重学府磨砺出的不拔与坚韧,感谢它为一届届学子提供沉淀思想、贮藏知识的环境,感谢它让自己成为了想成为的人。黑龙江大学也在为像阎老师这样的优秀校友而自豪,正是他们的执着求索、奋力拼搏,才能使黑大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家,黑龙江大学英语系 77 级校友,现任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 ;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主编和 《国际政治科学》主编;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等职。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中倡导科学方法论和预测国际形势的著名学者,著有学术著作 20 余本,发表上百篇国际关系领域的论文和期刊文章。2008 年他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名公共知识分子”,2015 年至今为政治学唯一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