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大学新闻网!

广告让他们变得不平凡——访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新曰工作室成员
2008-06-15 16:39   审核人:   (点击: )

新曰工作室由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广告学专业的周慧、王玉国、丁瑶、沙天宁4名同学组成,“新的想法,新的意识,新的理念”是“新曰人”给自己的定位。“新曰”便是创新的代名词,“新曰人”在广告的国度磨合着心思与心思的默契,享受着灵感与灵感的碰撞。

小荷才露尖尖角

“享受每一次头脑风暴”的周慧,“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王玉国,“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丁瑶,“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沙天宁,这就是“新曰”。队长周慧是团队的主心骨,周慧不仅有着极强的文案能力和深厚的PS功底,而且每当团队的创意陷入困境时,他总是为队友开启另一扇窗。擅长创意和策划的王玉国虽少有言语,却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脑袋简直是一个大的宝库,各种独特的IDEA层出不穷。很多人都不知道温柔小巧的丁瑶有着过硬的谈判技巧,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拥有敏锐洞察力和清晰思路的“职场女将”的形象。而擅长几米风格作品的沙天宁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是团队非专业的“专业”美工。

新曰的四个人各有所长,性格上互补、学习上互助、生活中互爱。这样我的关系使他们合作起来非常默契,能释放集体的最大能量。

千磨万砺始坚韧

团队成员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是在大二上学期的黑大广告节。万事开头难,没有深厚的专业课根基,没有明确的广告定位,没有清晰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没有任何关于广告的经验,……然而这样的困难并没有压倒新曰。在队长周慧的提议下,他们阅览了量的优秀广告作品,从众多的作品中明确了广告的真正内涵。但是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制作和执行是薄弱环节,许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学起,于是周慧和王玉国开始自学PS。

在准备作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彼此想法不一致的状况,但成员们没有总是能够沉着商讨,相互沟通,拿出最佳方案。“关于作品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我们都是真正爱广告的人”,王玉国坦诚地表达自己对广告的感情。在黑大广告节中,他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赢家。

正是有了对广告的执着,新曰在广告的路上一路过关斩将,一步步获得了成功。

王孙走马猎杀场

尽管有了黑大广告节的经验,在金犊奖的准备过程中,仍旧困难重重。广告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有时成员们一头雾水,没有任何头绪,这时乐观的心态就是他们打破创意瓶颈的法宝。

为了角逐金犊奖,团队决定标新立异,为“104人力银行”的“寻找无名英雄”活动做一则广告。他们找到了精神病护理医师和殡仪馆的美容师,又克服困难进行了实地拍摄。 “我们不仅完成了作品,而且还切身感受到了这两个职业工作的艰苦,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在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2007年5月28日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第十六届全球华人大学生广告大赛金犊奖的颁奖典礼现场,“新曰”是璀璨的明星,他们获得了全场大奖、银犊奖、技术类文案对白项大陆优胜奖。在“金犊奖”这一被称为“世界上获奖率最低的广告比赛”中,新曰以独特的创意、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我们在乎的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享受着灵感碰撞的快感。”

获得金犊奖的巨大成就并没有使新曰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还陆续参加了ONESHOW等国际类的大赛。谈及今后的发展,四个人不约而同地说他们要继续从事广告这个行业,而对广告的热爱和追求也必将让他们拥有不平凡的明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