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充分遴选的基础上,《俄语世界》基金会执行主席B.A.尼科诺夫颁布嘉奖令,对那些为推动俄语发展,尤其是在“俄语年”中成绩卓然的中国俄语工作者提出表彰。我校俄语学院王铭玉、郑述谱、何文丽三位老师荣幸登榜。这充分反映了黑龙江大学在俄语学科所做的贡献以及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

《俄语世界》基金会是由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创办的,以学习俄语和保护它在世界的地位创造条件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成员均由著名的国务和社会活动家、政治家、语文学家、作家和学者组成,是俄语界影响范围最大的社会团体。此次授奖是基金会在中国的首次重大表彰活动,对进一步巩固两国之间的友谊、加深彼此了解、推动俄语的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铭玉,博士生导师,1958年6月生,河南洛阳人。1982年2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获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校长助理、俄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学刊》主编、外国语言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黑龙江大学教学名师、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兼任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理事,国内七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在语言符号学、普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论等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先后出版专著、译著、教材以及主编著作共28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从1993年起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工作,先后培养硕士生10余人,2003年被评为“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1年获得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共培养博士生10人;2004年开始指导博士后6人。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符号学、普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论

郑述谱,博士生导师,生于1940年10月14日。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同年留校任教。1984――1985年赴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现任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辞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辞书研究》特约撰稿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郑述谱长期从事双语词典编纂与词典学研究工作,是《大俄汉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的主要编者之一,并主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对外汉语教学字典》等多部词典,发表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术语学等方面的论文一百多篇。连续两次承担并按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率先在国内开展术语学研究,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设计并承担中俄两国政府间“术语保证”合作项目,并与俄国国立外贝加尔人文师范大学共同建立国际
术语学研究中心,兼任博士生指导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术语学、词典学、词汇学。

何文丽,硕士生导师,1962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1990-1994年留学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俄语教学理论研究与俄语教学实践工作。现任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俄语系主任、黑龙江大学俄语中心主任,现为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协委员。
自留校任教以来,一直承担俄语学院主干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评估多年为A级, 2002年曾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曾先后成功组织并带队参加了2005年东北地区俄语基本功大赛、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全国高校专业俄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东北赛区选拔赛和全国大赛、2006年东北地区高校专业俄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2007年东北地区高等学校专业俄语大赛、2008年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及2009年中国“俄语年”黑龙江省首届俄语风采大赛,为提高东北地区高校的俄语教学水平,促进各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词典编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