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大学新闻网!

我校金亚娜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0-03-03 09:37   审核人:   (点击: )

日前,我校俄语学院金亚娜教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据了解,“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是中国妇女界最具影响的至高荣誉,该项评选表彰活动始于1960年,表彰对象是各个时期为中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妇女典型。每逢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妇联都会对这些先进妇女进行表彰。目前,中国已经有三万多名优秀女性和一万多个先进集体获此殊荣。 

金亚娜,博士生导师,1941年出生,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1964年9月留校执教,先后在俄语系和中文系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80—1981年在北京大学俄语系进修俄罗斯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1988—1989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作访问学者,同时在列宁格勒音乐戏剧电影舞蹈学院进修。现任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普希金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译协翻译教学研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译协副会长,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金亚娜教授热爱俄罗斯文学、文化,对俄罗斯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等有涉足。20世纪80年代曾潜心研究西伯利亚文学,翻译了西伯利亚作家马尔科夫的长篇小说《大地的精华》,撰写了《西伯利亚文学简述》。与此同时,她还从事了苏联当代美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发表了《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等论文,翻译了《现实中艺术的审美》、《艺术形态学》等美学专著。从80年代末期起,开始研究造成俄罗斯文学独特性的人文文化因素,先后发表了评价俄罗斯宗教哲学、俄罗斯人信仰的更宗等多篇论文,并开始尝试揭示这些人文精神对俄罗斯文学创作的影响。90年代中期发表了《俄国文化研究论集》,编写了《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教材。200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成果《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金亚娜、刘锟、张鹤等著)。1999年荣获俄罗斯政府颁发的普希金奖章。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大学教学名师。200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已完成教育部《俄罗斯人文精神和文学》这一重大课题,发表了专著《期盼索菲亚——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崇拜哲学及文化探源》。现主持2007年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课题“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