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十八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11月29日下午,我校在阳光讲坛举行中层干部培训会,邀请我校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康渝生教授做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的讲座。此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王军林主持。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康渝生教授分别解读了十八报告中的七个新提法,六个关键词,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所谓七个新提法,即: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补充至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次提出城乡居民十年内收入倍增的目标;党建设主线的提出。
在谈及十八大报告中出现的关键词时,康渝生教授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的同步倍增”,“美丽中国”的美好畅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产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执政党建设以及党员队伍建设的“四大危险”等,并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整体思路对这些热点关键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

讲座中,康渝生教授重点对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布局进行了解读。他详细解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几者之间密切的、相互制约影响的关系,阐述了国家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报告中五位一体的布局转变。他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上有了新的提高和大幅度的突破。他表示,五位一体的提出是“一个思想的张力”,“一个思维的拓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布局对应的就是全国老百姓拥有的五大权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这五大权益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其间,康渝生教授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他说,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处于突出地位,它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当中,他还进一步表示,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路,而且还体现了强化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执政理念,这对于国家今后各项大政方针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随后,康渝生教授解释了与发展战略相对应的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与制度建设。(责任编辑:王蕾 摄影: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