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3日,我校“青马工程”首期“向日葵”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赴共青农场进行为期2天的实践学习。
22日上午8时,第十一期全省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共青农场(黑龙江大学)班开班仪式在共青农场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马楠,校团委副书记孙丽娜,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团委书记李刚和共青农场相关领导、垦荒队杰出代表及我校48名党团干部、同学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共青农场副场长石俊林主持。

李刚书记在仪式上致欢迎辞。他对本次“青马工程”“向日葵”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到共青农场实践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共青农场的历史沿革。他说,共青农场历经自1955年以来三代人的艰苦垦荒,他们将北大荒开垦成为北大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马楠副部长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大背景下,我校举办了“青马工程”“向日葵”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黑龙江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一手创办的红色大学。作为黑大人,我们不仅要秉承延安精神、抗大传统,更要有以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龙江优秀精神,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不屈不挠的意志,共同为实现“黑大梦”努力奋斗。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他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精心调研,保持和发扬青年学生好学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希望老师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升育人能力和本领,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马景林副场长在仪式上鼓励青年学子学习老一辈志愿垦荒者战天斗地、披荆斩棘的垦荒精神,将其传承下去,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开班式上,师生们观看了记录垦荒历程的专题片——《红色的足迹》,并听取了老一代垦荒队杰出代表杜俊起作的题为《垦荒精神,永驻我心》的报告,全面了解了前辈们用生命书写了这段“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垦荒史,他们用无怨无悔的信念建成了如今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共青农场。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校“青马工程”“向日葵”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集中参观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赵尚志纪念馆、宝泉岭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宝泉岭高级中学、名山农场场史馆等地,并与垦荒杰出代表杜俊起、马淑清进行了传承青年志愿垦荒精神座谈会,听两位老人讲述垦荒时的经历,切身感受老一辈垦荒人的“北大荒精神”。


两天的实践学习活动结束后,电子工程学院党新宇、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陈旭等同学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1955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参与垦荒的号召,青年们从五湖四海汇集于今天的共青农场,开始了与天斗、与地斗的垦荒生涯。过去的北大荒空旷荒凉、野兽成群,在他们的共同奋斗下,才终于有了今天的北大仓。“这次活动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礼,对灵魂的一种升华,我们要秉承老一辈垦荒人的精神,好好地学习和工作,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为全面推进我校“青马工程”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策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多元化发展的学生骨干队伍,在校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校团委于今年4月举办了“青马工程”首期 “向日葵”大学生骨干培训班,这是我校大力推进“青马工程”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青年干部培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在为期一年的时间中,本次培训班将组织开展理论讲座、技能培训、团体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使各位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责任编辑:张笑雷 摄影:赵奕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