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大学新闻网!

陕西省委党校毕远佞教授为基层党务干部解读“延安精神”
2014-12-10 15:23 王宁  审核人:   (点击: )

12月9日下午3时,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毕远佞教授受邀为我校基层党务干部作了一场以“弘扬延安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会是我校“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张学成主持报告会。

毕远佞教授以“延安这个地方,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还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福地”开始,从“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弘扬延安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三个方面对延安精神进行了阐释,并就延安精神的内涵、特点、形成、历史作用和时代意义等进行了介绍。

报告会上,毕远佞教授首先就“延安精神”是什么和“延安”是什么进行阐释。他说,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他强调,延安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民族解放战争的“出发点”,在延安的13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有着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分析延安精神形成的源泉时,毕远佞教授表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文化源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直接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观条件;极端严重的困难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陕甘宁边区人民光荣的斗争传统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他提到,延安精神使饱经忧患、备受艰苦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未来和希望,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团结奋斗、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思想动力和坚强的精神支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时代意义。

毕远佞教授强调,弘扬延安精神,增强党性修养要求广大共产党员及集体做到坚定理想、坚持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事求是,抓住关键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牢记宗旨,联系群众,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勤于工作,自觉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他倡导全体党员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责任编辑:张笑雷 摄影:李夏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