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刘德权在主楼一楼报告厅主持召开全体正处级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布置落实有关工作。校领导何颖、曲科军、丁立群、闫鹏飞、付宏刚、程国军出席会议。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曲科军首先传达了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关于支持参与哈尔滨创城工作的有关要求。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曲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和培育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当作首要的政治任务。
关于支持和参与哈尔滨创城工作,曲书记提出了具体要求: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支持哈尔滨创城工作;要明确我校在创城、迎检中承担的任务;要加强领导,积极组织,认真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将支持和参与哈尔滨创城工作与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要做到每项相关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结果,为省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后,副校长闫鹏飞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
校长何颖就我校如何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发表重要讲话。她首先解读了文件出台的背景及形成过程,同时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文件规定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主任的黑龙江大学师德建设委员会,在全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共同承担起师德建设的工作职责。各单位要把师德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搭建教育平台,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第二,全面推进我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工作。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罚6个方面的机制,即要做到狠抓师德教育机制,加强师德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及信仰信念的教育,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建立师德教育制度,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定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加强师德宣传机制,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将师德宣传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师德考核机制,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本人的考核,都要坚持以师德为先的准则;完善师德监督机制,广大教师要做好自我监督,学校要建立由学校、同事、学生积极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注重师德激励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从而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注重师德惩治机制,发挥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对教师有违反“七条禁令”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何校长强调,以上6方面机制要有机结合,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将关心和解决好教师的实际问题贯穿到师德建设的始终,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增强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
最后,刘德权书记就如何贯彻落实以上三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在哈尔滨创城工作中要勇于担当;育有德之人,必须有有德之师,师德建设关乎民族的未来。他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消化,各司其职,进一步提升黑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提升黑大学生的文明程度,形成优良的黑大校园文化环境;要选准角度,明确任务,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作用,认真谋划、布置、落实好这三项工作,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有落实、有检查;要加强领导、务求实效。校党委要把这三项工作纳入具体的议程,落实推进好有关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主体责任,研究、布置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