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6点在主楼的460教室举行了一场题为“俄语动词体和动词词汇意义”的讲座,这是本学期继王铭玉教授所做全程报告后的第二次名师讲坛,主讲人是俄语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家骅教授。张家骅教授为我校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语言学》(季刊,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主办)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外语》(季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编委,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6年张家骅教授获世界俄语教师协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这是我校继李锡胤、华劭、金雅娜后第四位获得普希金奖章的学者。
俄语属于屈折语,以其繁复的变化著称,而动词体的使用是俄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体的使用是基础中的基础,张教授是个中专家,在体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已出版专著《现代俄语体学》,由他为大家讲解体学对同学们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座受到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热烈欢迎,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还在空地上摆满了椅子,甚至还有很多同学是站着听完的。此次讲座采用了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张老师将俄语动词分为了四大类:一般状态持续动词、状态结果动词、单纯结果动词和努力尝试动词。在解释的同时还配备了很多的例句,这些例句都来源于生活中最常用的对话和语篇,生动灵活,所采用的词汇也是口语中的高频词,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辅助学生们建立一种思考的模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张老师精辟的讲解使同学们大有收获, 他们纷纷表示:“从来没有发现动词体这么有规律,以前就知道死记硬背,现在终于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了”。同学们还表示要在求学的实践中积极寻求规律,提高效率,注重运用,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