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建设论坛暨青年学术论坛”,在黑龙江大学主楼一楼报告厅举行,论坛主题为“社会工作新发展与东北振兴新突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外交部原副部长乐玉成,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敬波,哈尔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金丰,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孙镝飞及来自有关省市社会工作部、高校的2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孙镝飞主持。


张金丰致开幕词。他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市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治理工作成效。他指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召开此次论坛,探讨社会工作的新发展路径,对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与会者能够碰撞出思想火花,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王敬波致辞。她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介绍了黑龙江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黑龙江大学作为俄语优势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学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理论、实践和政策研究,助力地方社会治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陈存根在开幕式上做了主题讲话。他全面介绍了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目标任务。他指出,社会工作在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社会工作发展应坚持“六化”,社会建设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依靠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优势参与到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乐玉成以其丰富的外交经验就全球治理与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主题讲话。他强调,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社会工作需要在全球视野下不断创新,通过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开幕式后进行了主论坛学术报告。主论坛学术报告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主持。

在主论坛上半场,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孙镝飞以“认清形势任务、聚焦‘三个抓好’、谱写新时代‘龙江’社会工作新篇章”为主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级教授丁元竹以“推动新兴领域健康发展 助力东北振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题,原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苏国霞以“东北要振兴 乡村必先行”为主题,鄂尔多斯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韩玉飞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水平”为主题,昆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兵以“强化创新实践,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在主论坛下半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原主任、教授谢立中以“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机遇与新问题”为主题,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张成岗以“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新流动性治理:变革、挑战及趋向”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李迎生以“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榛以“新质生产力能够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机遇吗?”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将在12月24日进行“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推进基层数智治理”“社会企业发展与社区物业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五个平行论坛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社会创新”青年学术论坛。
本届论坛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之际隆重召开,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社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而且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案。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不仅促进了学术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更为推动社会工作领域的新发展和东北地区的新突破贡献了重要力量。(政府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