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大学新闻网!

立师德,树典范 甘为孺子育英才 —— 专访我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李建中教授
2018-05-03 15:03 ​杨其滨 王佳玲  校报编辑部 审核人:   (点击: )

磨砥刻厉,勇当先锋

李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最高成就奖“王选奖”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黑龙江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享人才。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和会士、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国际计算机学会数据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区(ACM SIGMOD China)主席,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李建中长期致力于数据库、大数据计算、无线传感网、数据可用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30余项,解决了诸多科学技术难题,在并行大数据计算、大数据压缩计算、感知大数据计算、图数据计算、数据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受到国际一流计算机科学家的广泛赞誉。他50余次担任国际一流和重要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主席、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多次被国际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邀请做特邀学术报告。

执著求索:艰难困苦探寻人生方向

时光回到半个世纪前,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中,李建中开始了他的“磨练”之旅,先后在农村、林场劳动,最终落脚于一个正在建设的偏远地区钢铁厂,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艰苦的历练。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李建中的意志,却没有磨灭他的进取之心。李建中回忆说:“我曾两次申请应征入伍,但由于政审不合格两次都没成功,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人应该怎样活?路应该怎样走?幸运的是,我身边有一批当时被打倒的干部和被下放的知识分子,他们让我记住一句话:知识一定会有用,要努力学习,等待为祖国做贡献。”可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基础薄弱再加上生活艰苦,学习文化知识谈何容易。李建中只能边劳动边学习,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他从当年的老师和高中师兄们那里,搜集了全部高中教材,学习并掌握了全部高中数理化知识。然后,他又学完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读完了华罗庚的《高等数学引论》,并利用周末时间向林业部下放的老工程师学习英语。在上大学前,他完成了大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课程,英文已经达到了能顺利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

在他挣扎着努力学习的时候,国家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报名争取这次正规学习的机会。非常幸运的是,黑龙江大学的张启章教授在考核时候,发现李建中做过大量高等数学习题,便跟他说:“你到黑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吧”。1972年4月,李建中作为黑龙江大学招收的第一批606名工农兵学员的一员,进入了黑龙江大学数学系。回忆起那段日子,李建中坦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想要静下来安心读书是很困难的事儿。非常感谢老师们的鼓励和教导,特别感谢张启章教授。”谈及心爱的专业,李建中面带欣慰地说:“正是当年刻苦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才使我有机会和能力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的海洋里遨游”。

李建中很庆幸毕业后能够留在黑龙江大学数学系,成为一名教师,并在1975年被送到清华大学,开始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他说:“系领导和老师们都非常善待我,把我留校了,给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机会,我非常感谢这些领导和老师。”说起当年帮助过自己的母校恩师,李建中感叹连连。从1975年到1985年的十年时间,李建中刻苦努力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科研能力和水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5年李建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在那里,他学到了国际最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开展了最前沿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李建中就这样走上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科研之路,并逐渐地成长为了一名科研先锋。

赤子丹心:奋进路上胸怀报国之志

1986年,在美国访学的李建中凭借着刻苦的钻研精神和高超的研究水平,被聘为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计算机科学研究部的研究员。这是一所具有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上千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的研究机构,是美国最杰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在美国,“LBNL”几乎是“Excellence”(卓越)的同义词,在许多领域占据着世界的最高水平。但是,李建中没有迷恋国外先进的科研条件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一直盘算着要尽快回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始终是他的不懈追求。1988年,得知学校要在数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科学系后,李建中很快从美国回国,成为了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名教师。在李建中的科研生涯中,三次被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聘为正式研究员从事数据库系统研究,二次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聘请为客座教授。但是,李建中未留恋国外的优厚条件,于1993年彻底回国工作,在黑龙江大学继续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李建中说:“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人在国外工作,总感觉是在打工,是在做客,只有在国内,才有主人的感觉,做事才会有成就感”。

不忘当年回国时许下的诺言,李建中在计算机科学的研究领域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在大数据计算、并行数据库、传感器网络、数据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他是我国计算机界和黑龙江省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大数据计算理论和算法研究的学者;他第一次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随着他的论文带进了号称数据库界奥林匹克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VLDB(超大型数据库)和ICDE(数据工程国际会议);他至今仍然是在国际顶级计算机学术会议(VLDB、ICDE、ACM SIGMOD等)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计算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VLDB最佳论文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第一位担任国际计算机顶级学术会议ICDE等大会主席的中国大陆学者。这些诸多“第一”,是李建中向祖国交上的圆满答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换来了科研上的累累硕果。李建中出版学术论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和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他引20000余次,单篇论文被他引最高2000余次,单部著作被他引最高5000余次,多篇论文被纳入美国和英国出版的学术著作、手册以及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课程。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VLDB等国际顶级和重要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3项,以及其他奖励十余项。李建中还把理论付诸实践,研制了我国20世纪规模化生产的DJS-100系列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国际第一个计算机机群并行计算系统(即目前流行的云系统)、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系统。他还主持完成了原石油部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设计,研制了无线传感网感知数据管理系统、多源多模态数据集成系统、数据质量保障系统等计算机软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凭借这些显著的工作成绩,李建中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并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亲切接见。

务实担当:敢为人先奠基事业基石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回国后,李建中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默默耕耘,为黑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牵头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全力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研究所成立的初期,办公的条件非常有限,李建中便将家里的电脑、沙发都搬到了实验室,又扛过去了一袋大米,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实验室。也正是凭借着这股超乎常人的创业热情,由李建中领航的黑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李金宝说:“李建中老师带领着黑大计算机人,在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为人、处事、治学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李建中专注于海量数据获取、海量数据传输、海量数据计算研究,成为我国数据库、大数据计算和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推动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也因此成为了这些领域最杰出的专家学者之一,是中国从事大数据研究的第一人。2017年,为建立和开展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特色研究和人才培养,打造集大数据学术研究、技术研究、人才培育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创新研发平台,黑龙江大学数据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这是黑龙江省首个“大数据”学院。该学院的成立正是由李建中一手发起和筹划。无论是教学安排,还是人才培养,年近古稀的李建中都亲力亲为。李建中说:“‘大数据’学院的建设没有一批新人不行,现在接受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大数据’教育的人才不多,我们要抓紧时间培养,不遗余力地尽快带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浸润学子:为人师表书写大爱无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李建中始终如一的座右铭。李建中在学校内外有许多个头衔和职务,但在他的眼中自己首先是教师,他始终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着教书育人的本分。多年来,李建中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一直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出硕士150余名、博士40余名,其中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名博士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李建中老师的学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授郭龙江回忆说:“李老师是一个严谨、勤奋、真诚的人,对待我们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他的教导,对我们来说终身受用。有一次我和李老师都在实验室加班,他看我工作比较勤奋非常高兴,对我说:‘小郭,我们一定要有拼搏的精神,不拼搏哪能有成绩?’时至今日,老师的这句话时长萦绕在耳畔,这也正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地方。记得1997年李老师去欧洲开会,下飞机拎着行李箱第一时间就奔向实验室,我说:‘李老师,长途劳顿,怎么不回家休息一下呀’,李老师只是轻声地说:‘没事儿,我不累’,就是这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论起工作的热情,我们谁也比不过李老师”。

“为人师者,需勤恳为学,诚信为人,刚直不阿;为人师者,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李建中如是说。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锤炼自己;在指导好学生的同时,还要自身做好研究,既要当教练,也做运动员。他的学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刘勇评价说:“李老师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和李老师说话一定是三句话不离专业,‘论文写得怎么样了’‘布置的书看没看’‘课题进展如何’,这些督促的话常挂在嘴边。但是李老师却绝不是只是仅仅口头指导,他和一些老师不同的地方就是给学生布置完题目后,他与学生一起写,等写完后再让学生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这对于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来说帮助特别大”。说起一件旧事,刘勇感慨地说:“李老师对学生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有半点的懈怠,但是李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却又十分地关心。在2000年我读硕士时,父亲生病住院,由于家庭比较困难,我和家人都为医药费发愁,李老师得知情况后亲自到医院去看望,并给了我2000元钱给父亲看病,当时李老师的工资可能就几百块钱,他对我的这份帮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献身科研:无私奉献彰显高山景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建中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凭借着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科研的专注,李建中摆脱名缰利锁,甚至放弃了院士的申请,自由驰骋在计算机教学和科研的广阔天地。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两次不小的“玩笑”。1995年,由于高负荷的劳作,李建中的脑后发现了一个肿瘤。手术刚做完不久,李建中带着头网就回到了实验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太多的工作要做,实在是放不下”。李建中献身科研的这股韧劲儿,也令当时共事的师生感动不已,大家齐心合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863”项目的科研任务。他的学生说,“我们都愿意在李老师的实验室工作学习,不仅是因为能够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知识、长本领,接触和掌握当前世界最新的技术信息,更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是李老师为学生为工作的献身精神”。

在脑瘤手术6年后,2001年的春天,李建中再一次病倒了,医院诊断为肾癌,需要手术将癌变的左肾摘除。当大家都为李建中的病情惦记、担忧的时候,李建中的身体像他的性格一样“倔强”和“坚强”,再一次战胜了病魔站了起来。我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授郭龙江当时正在读李建中的博士,他回忆说:“李老师手术后脸色苍白,但他躺在病床上仍然在给我们修改论文,后来医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李老师说,‘你以为这是你们办公室呀,你这就是在拼命!’李老师这才被迫停下来。后来尽管李老师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因为后续治疗的副作用,他的身体仍然很虚弱,可是他却仍然坚持回实验室工作,指导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其实那几年李老师都是在病痛中度过的”。

身体恢复后,李建中又争分夺秒地踏上了科研创新的新征程。为了能赶上科技潮流、赢得发展先机,他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教学事业,风雨兼程、忘我工作。他常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示己示人,并以坚贞不渝的意志始终践行着这句朴素而隽永的话语。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李建中像一艘永不停歇的轮船,载着他科技报国、作育英才的梦想,在科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采访手记:因李建中老师白天工作繁忙,我们约好晚七点在他家中见面。六点四十分,我们采访一行人来到李老师家楼下。担心李老师没有吃完晚饭,我们决定在电梯间等一会儿再上去。正当我们按下电梯准备上楼的时候,李老师行色匆匆地从单元门走了进来,看见我们他连忙解释,“不好意思,我在实验室给学生改论文,不知不觉就晚了,你们来半天了吧”。把我们让进屋子,水没喝、饭没吃,便坚持要马上开始,让我们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他开玩笑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采访结束,李老师把我们送到门口时说:“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大家一起把黑大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度,让黑大的毕业生以黑大为骄傲”。看着李老师的背影,一种仰之弥高的倾佩之情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关闭窗口